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在70年代当乘务员 第217节

席家大院早就安了电话,但走的是机械厂那边的路子。毕竟这里厂长副厂长老厂长都在,有个什么急事儿可以直接打电话联系。

吃完面条,俩人又去了邮电局。

这时候可没有什么电信之类的,安电话也得找邮电局。一问价格八千块,也怪不得普通老百姓安不起。

一手交钱一手交票,还能挑个电话的颜色呢。

邮电局专门弄了个玻璃柜台,里面放着电话机。别看只有黑红两色,但这时候谁家安了电话,那就是全村最亮的崽儿。

席于飞挑了个红色的,转身把票给了云穆清,让他下午带去给孙处长。

下午的时候他又跑了趟菜市场,买了七八条十多斤的水库大鱼。小一百斤的鱼还得让人帮忙送回家,再厨房忙乎半天,他才把鱼收拾好。

太久不做这些活儿了,手都生了呢。

水库大鱼都是淡水鱼,个头大,鱼鳞也大。那些鱼鳞他都收集起来洗干净,回头让他娘做鱼鳞冻吃。

鱼头也都切下来了,可以炖了做鱼头泡饼吃。

鱼肉片下来二十多斤,细细的切了,又用刀背敲成绒,晚上做鱼丸汤。

那些大骨头也不会浪费,用油煎一下,再放水炖,就是鱼丸汤的汤底了。留两条切块油炸了,可以让于大爷做沪市的熏鱼吃。之前做了一次,家里都没吃过瘾呢。

收拾完鱼,又和了一大盆子面放一边,等曾柳华他们回来烙饼吃。

曾柳华回来之后看到厨房里的东西,这叫一个开心。吃饭的时候还不停地夸她的大宝,多懂事儿啊,都会做饭了。

给席于飞夸的脸通红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。

家里七八岁的小侄子小侄女都会做饭,他其实自从重新来过之后,基本没有怎么下过厨!

等到电话线拉到那个新开的中介门市的时候,席于飞就得上班了。

这次的车是新路线,从京城去鹏城,也就是画圈之后的深市。深市的铁路也是刚铺设好没多久,直达车的长途车并不多,中间还要换两次车头。

等他到了深市才发现,曾经那个破烂的小渔村已经大变样了。

这是他上辈子发家的地方,这辈子旧地重游,心里感触颇多,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。

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,“特娘的,老子又回来了!”

作者有话说:

好冷啊!!!呜呜呜呜。

我看新闻还说北方有秋老虎,屁啊,冻死了都!!!

秋老虎都不知道躲哪里去了!!

第223章 家教

深市旧貌换新颜,但到处都在施工,暴土扬尘。

宁新服装厂在这边也买了地,规划厂房区和职工宿舍区,席于飞去看了眼,厂房区盖了一半,宿舍区还没动手。

去的时候没想到田新也在,不过在开会,说是要跟人交涉什么问题。

席于飞耐心的在他办公室等了半个多小时,才看见人急匆匆的跑进来,“哎哟,你还知道来啊?”

“这话说的?”席于飞笑出声,递给他一条毛巾,“怎么这是?一脑袋汗。”

田新现在也是三十来岁年纪了,头发都往后梳,带着金丝边眼镜儿,看着比之前沉稳了不少。

他擦了汗,又给自己倒了杯水,“听说你来了,赶紧过来看看你。对了,咱们这块地现在怕是没办法施工了,政府在这边规划了一片商业区,不能盖厂房。”

“不能盖厂房那就盖楼呗。”席于飞也给自己续了水,“一半职工楼一半商业楼。”

田新哈哈笑道:“他们要了一半的地皮,给的价格相当不错。我还想跟你商量呢,剩下的这一半我就盖商业楼,然后在去拍一块周边的地皮。这次真的是赚大了,如果你的钱暂时不要的话,我就多投入一些,多买几块地。”

“给我一半吧,”席于飞想了想,“玉玉那边不是也拍了地?趁着这个机会,在京城多拿几块地也不错。”

田新擦了擦嘴,道:“都行,反正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。就买郊区的地,便宜还大。按照国家这个规划来看,郊区早晚也都得住满人。”

席于飞可是知道深市京城后面发展的,他摊开深市地图,跟田新商量了半天,最终决定拿什么地方的地。

剩下的他就不管了,这里的地不管什么地方的最终都不会赔。

再过两年,沪市的股票交易证券所也建立了,到时候他过去买几份股票,也算是没白重生。

因为宁新是标杆企业,所以国家资源会有所倾斜。

等席于飞回到京城的时候,田新来了电话,说新的地已经拿下来了,因为很郊区的位置,还多拿了几块。

如今其中一块材料进了场,厂房很快就会盖起来投入使用。

估计等明年,这边也会发展起来,可以接收更多的外地年轻职工了。

云穆清除了去外贸局上班,也在忙地的事儿。不光在市里拿了一块地,还听了席于飞的建议,在高碑店和通县盘了大块的地。

市里的地就拿来盖商品房,通县那边的盖厂房,主要是先把地占上,避免以后出麻烦。

全家人现在就席于飞最闲,不过还没等他感慨够呢,孙处长让人把从西班牙带来的东西分好拉过来了。

他带来的那些东西,金砖金矿不算分成,这属于国家储备物资,十分重要,可以换奖励的。